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11-11-2009

同事介紹,去了西環的BBQ (http://www.openrice.com/restaurant/sr2.htm?shopid=13581) 食飯,原本諗住要等位,點知八點半去到好多位。門口重有得泊車,不過好彩,食完等找錢時有差人抄牌,即走,食左燒羊架、扇貝、鵝肝多士、牛舌、蠔......大部份都唔錯,燒得幾出色,係個腐皮捲差d,重叫多左一碟!不過要等野食比較耐,同因為係比紙你圈,好易眼闊肚窄,叫多左。可以再食!

早前看了台灣電視台拍的新聞攝影記者紀錄片《睜開左眼》,片中訪問了三位分別入行十六年及五年的行家。兩位入行十六年的,一位在計畫好退休前突然被莫需有理由炒掉,另一位則意興闌珊放棄新聞轉調往拍業務部拍攝「業配新聞」,類似廣告加入新聞之類的東西吧,入行最短的最早意識到這行業的前景,轉行去。老實說,看完之後心真的涼了一截,很多他們提出的疑問、控訴,也不是經常出現嗎?什麼心中的一團火、什麼見證歷史的熱情,是否真的不會被日復日的工作失意,內在外在的各種與期望落差的失落所磨滅。攝影記者本身以是一種被動的角色,等新聞發生、被分派工作、配合記者採訪、以至挑選照片,除了按快門那刻,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控制?這感覺真的不好受。 在香港,至少在我眼前的,就是不斷把攝影記者磨合成對工作只有一個「做」字,愈沒有想法愈好,令你相信因這只是一份工作,只需完成上司指示就是好員工。不是想把這工作偉大理想化,也明白不少人靠這份薪金養妻活兒,但整體環境氛圍也叫人不如算吧。怎樣才算做好這份工,不知道,沒什麼,今晚對自己有點失望而己。只是看台灣的行家,欣賞他們還可以有自己的想法,還能有不滿。我在想,如果有天對工作失去了不滿,是否也是時候睜開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