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27-11-2009

http://www.openrice.com/restaurant/sr2.htm?shopid=18220
牛記,第一次食,海鮮真係唔錯,條魚蒸得好靚,小菜不過不失,價錢大排檔來講貴左少少,十個人每人都要二百幾,又係可以再食。
http://www.openrice.com/restaurant/sr2.htm?shopid=12788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25-11-2009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24-11-2009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18-11-2009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15-11-2009
看了《2012》,我好懷疑有冇外國人會用十億歐羅去坐一艘由豆腐渣、毒奶、假蛋國家造的船。世界末日都係咁話啦,而且就算隻船唔係假,你買左既飛都可能係假! 同埋比著係我,我都唔會上船,全世界一齊死幾好呀,沒有人失去、沒有人傷心,都唔錯呀!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11-11-2009
早前看了台灣電視台拍的新聞攝影記者紀錄片《睜開左眼》,片中訪問了三位分別入行十六年及五年的行家。兩位入行十六年的,一位在計畫好退休前突然被莫需有理由炒掉,另一位則意興闌珊放棄新聞轉調往拍業務部拍攝「業配新聞」,類似廣告加入新聞之類的東西吧,入行最短的最早意識到這行業的前景,轉行去。老實說,看完之後心真的涼了一截,很多他們提出的疑問、控訴,也不是經常出現嗎?什麼心中的一團火、什麼見證歷史的熱情,是否真的不會被日復日的工作失意,內在外在的各種與期望落差的失落所磨滅。攝影記者本身以是一種被動的角色,等新聞發生、被分派工作、配合記者採訪、以至挑選照片,除了按快門那刻,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控制?這感覺真的不好受。 在香港,至少在我眼前的,就是不斷把攝影記者磨合成對工作只有一個「做」字,愈沒有想法愈好,令你相信因這只是一份工作,只需完成上司指示就是好員工。不是想把這工作偉大理想化,也明白不少人靠這份薪金養妻活兒,但整體環境氛圍也叫人不如算吧。怎樣才算做好這份工,不知道,沒什麼,今晚對自己有點失望而己。只是看台灣的行家,欣賞他們還可以有自己的想法,還能有不滿。我在想,如果有天對工作失去了不滿,是否也是時候睜開左眼。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10-11-2009
--交通意外後有人被困 (Somebody trapped after Traffic Accident)
HP/LHP, LRU/MRU, AMB
IC: SStnO/StnO
--涉及大量傷者的事故 (Multiple Casualty Incident)
HP/LHP, LRU/MRU, LT, MCTC, 5 AMB
IC: SStnO/StnO
--大型飛機墜毀 (Major Aircraft Crash)
2 HP/LHP, 4 MP, 2 TL/Snkl/ALP, 2 LRU/MRU, 2 {BAT/HT/{HLT + BA Pod + {LRU/MRU}}}, ReT + MRU, DT, 2 MCU, LT, RHP, HL, [BFT + FIV]/[{FT/{HLT + F Pod + {LRU/MRU}}} + MP], (FV), CV (正常是會在墜毀的時間起計30分鐘後被調派) (Will normally be despatched 30 minutes subsequent to time of origin of Crash), WSV, MCTC, 12 AMB
Supporting Column –( 1 Column in each unaffected Command and comprising[4 MP, 2 TL/Snkl/ALP, ReT + MRU, [BFT + FIV]/[{FT/{HLT + F Pod + {LRU/MRU}}} + MP], MCTC, 5 AMB]*
* Supporting column will be despatched upon confirmation of an accident situation either through R/T from the 1st attending officer or via information from other sources (e.g. direct telephone line from Police Control, etc.)
昨天的交通意外中,首輛到場的救護車,被一名父親抱住成身血男童衝左上車,發曬狂咁''小''救護員叫佢地開車,但在這類MCI (大量傷者事故,即任何事中有超過八名傷者) 事故中,消防處的調派指引,所有MCI事件,不論是八名學生肚痛,定是IFC倒下,都只能跟從電腦調派五架救護車(AMB)及一架流動醫療車(MCTC) ,直到第一名消防/救護主管到場後發出增援訊息,在現時的MCI事件中,只有大型飛機墜毀事故在最初動員是十二架救護車及一架流動醫療車(MCTC) ,問題是應否在不同的情況下,容許控制中心按需要在最初動員增派救護車。而不需等待增援訊息,可知以現時救護資源,第六架、第七架救護車絕大機會最近是由港島、新界調派入將軍澳,能早一分鐘就是一分鐘。
另外,在MCI事件中,首架到場的救護車是需要擔任AIO (現場救護主管) 直至當值救護主任到場接管為止,AIO的責任是盡快報告傷者數目,需要的救護資源,如救護車數目及醫療隊 (HA Medical Team) 為現場所有傷者快速評級安排分流 (即在傷者身上掛上紅黃綠黑牌,其它救護車會依此次序處理傷者),與控制中心取得各醫院可接收的各種級別傷者,安排各救護車前往那醫院,在現場協助MCTC設立''救護車停泊處''、''傷者收集處''、''臨時停屍間'' 等,AIO的工作在兵慌馬亂下有多難可想而知,而那小童及父親也只能明白,當時救護員只能以大局為重,不能為一條人命換三十幾條人命的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