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這天下午機回港,早上六時多同事告知,軍方有所行動
。走近窗口,住在這酒店就是為了能第一時間看到清場一刻
。此時紅衫軍集結的公園門外己停了兩架裝甲車在大門外,
天橋上有另外兩架裝甲車。而在停止服務的BTS路軌上則有一
隊軍人推著重型裝備前進。但公園內,平時住了紅衫軍的帳
篷沒有一點動靜。還在和同事商量怎應對時,就有一條煙從
公園外射到帳篷邊,帳篷依然死靜,那些催淚彈一個接一個
射出,直到軍警也相信裡面再沒有人才停止,我們也下樓離
開酒店走到現場。
那十字路口,除了軍人,裝甲車。最多的就是記者,當然胡
慧沖也在,所有可供躲避的石柱,天橋樓梯底都躲滿人。遠
方紅衫軍大本營所在的大街開始燃燒車胎,燶煙直衝幾十米
高,裝甲車開始行動,兩輛裝甲車接連衝撞向堆在公園口的
路障,把車胎連同竹支撞開,同時水車及消防車向車胎陣射
水,以防紅衫軍放火反攻。經過裝甲車不停努力十多分鐘。
缺口打開了,連同另外兩架支援的裝甲車,共四架首先衝入
公園,百多名軍人舉槍尾隨,有等不及軍人行得慢的行家搶
先衝在最前線!爭路爬過車胎、竹支陣,我跟在最後,軍人
入到公園因為地方空曠,紛紛跑往一字排開的裝甲車後、民
主像下、及抽走了水的池中。再慢慢向前推進。走到這樣近
,終可看到帳篷中的紅衫軍早己聞聲先遁,我跟在大隊的右
邊,同事跟在左邊,踏著地上紅衫軍留下的日用品,佈滿烏
蠅的食物、垃圾。走到公園的圍牆,入面的樹林傳出幾下冷
槍,軍人還火,記者扒下。一輪槍聲後,槍聲由近慢慢遠去
,鳳凰衛視香港行家借來的對講機傳來訊息,左邊同事那邊
軍隊沿外圍推進,直指向紅衫軍心臟位置,槍戰連場,多人
中槍。我那邊靜了下來,軍人也放鬆起來維持介備,不似短
時間會再推進,我慢慢後退回帳篷那邊,拍之些軍人清除紅
衫軍物資,再到大街等候一個二個死的,傷的抬出來,此時
看到鳳凰衛視的ENG抬著一大塊連著腳架的不知衛星還是什麼
,身上是十多公斤的Lv.4避彈衣,頭盔。很引人注目,也不
知在途中他怎躲避。他身傍是不著避彈衣的閭丘露薇。
爭取時間吃飯及取多支水,我們的酒店距離戰場只三分鐘路
程,入住需要出示記者證,所以整座洒店只住有近百記者,
沒有其他遊客,當然,現在這裡免費什至貼錢給你,也沒有
人會有興趣,這五星級洒店很細心,大戰這天,在大堂門外
放滿一枱水,還設立了救傷站,住客專享!我在大堂餐廳買
了也是專為沒時間坐下吃飯的我們所提供的午餐盒。
。走近窗口,住在這酒店就是為了能第一時間看到清場一刻
。此時紅衫軍集結的公園門外己停了兩架裝甲車在大門外,
天橋上有另外兩架裝甲車。而在停止服務的BTS路軌上則有一
隊軍人推著重型裝備前進。但公園內,平時住了紅衫軍的帳
篷沒有一點動靜。還在和同事商量怎應對時,就有一條煙從
公園外射到帳篷邊,帳篷依然死靜,那些催淚彈一個接一個
射出,直到軍警也相信裡面再沒有人才停止,我們也下樓離
開酒店走到現場。
那十字路口,除了軍人,裝甲車。最多的就是記者,當然胡
慧沖也在,所有可供躲避的石柱,天橋樓梯底都躲滿人。遠
方紅衫軍大本營所在的大街開始燃燒車胎,燶煙直衝幾十米
高,裝甲車開始行動,兩輛裝甲車接連衝撞向堆在公園口的
路障,把車胎連同竹支撞開,同時水車及消防車向車胎陣射
水,以防紅衫軍放火反攻。經過裝甲車不停努力十多分鐘。
缺口打開了,連同另外兩架支援的裝甲車,共四架首先衝入
公園,百多名軍人舉槍尾隨,有等不及軍人行得慢的行家搶
先衝在最前線!爭路爬過車胎、竹支陣,我跟在最後,軍人
入到公園因為地方空曠,紛紛跑往一字排開的裝甲車後、民
主像下、及抽走了水的池中。再慢慢向前推進。走到這樣近
,終可看到帳篷中的紅衫軍早己聞聲先遁,我跟在大隊的右
邊,同事跟在左邊,踏著地上紅衫軍留下的日用品,佈滿烏
蠅的食物、垃圾。走到公園的圍牆,入面的樹林傳出幾下冷
槍,軍人還火,記者扒下。一輪槍聲後,槍聲由近慢慢遠去
,鳳凰衛視香港行家借來的對講機傳來訊息,左邊同事那邊
軍隊沿外圍推進,直指向紅衫軍心臟位置,槍戰連場,多人
中槍。我那邊靜了下來,軍人也放鬆起來維持介備,不似短
時間會再推進,我慢慢後退回帳篷那邊,拍之些軍人清除紅
衫軍物資,再到大街等候一個二個死的,傷的抬出來,此時
看到鳳凰衛視的ENG抬著一大塊連著腳架的不知衛星還是什麼
,身上是十多公斤的Lv.4避彈衣,頭盔。很引人注目,也不
知在途中他怎躲避。他身傍是不著避彈衣的閭丘露薇。
爭取時間吃飯及取多支水,我們的酒店距離戰場只三分鐘路
程,入住需要出示記者證,所以整座洒店只住有近百記者,
沒有其他遊客,當然,現在這裡免費什至貼錢給你,也沒有
人會有興趣,這五星級洒店很細心,大戰這天,在大堂門外
放滿一枱水,還設立了救傷站,住客專享!我在大堂餐廳買
了也是專為沒時間坐下吃飯的我們所提供的午餐盒。
通住紅衫軍大本營的大馬路已打通,地上淨下子彈及血積,
軍人在搜尋紅衫陣中可還有爆炸品等,在我東拍西拍時,路
中有一車胎放著,有點怪得不以為意,後來愈來愈軍人走近
指指點點,走近點看,完來中間圍著的是土制炸彈。沒有炸
死我,不知是真是假,再前點軍方在做大龍鳳,點算搜出的
刀,大口徑子彈及大麻,圍著一大群記者。那裡是一個十字
路口,一邊是那公園,一邊是通往紅衫軍集會的大舞台,另
外兩邊分別是醫院及一間電訊公司,而在電訊公司公司傍的
停車間,裡面是被補的紅衫軍成員,有男有女有僧人,全部
被布蒙眼,雙手反鎖坐在地上。震耳的爆炸聲,榴彈不停射
向剛剛軍人做大龍鳳的方向,軍人、記者倒下,有的還擊,
這幾天在這裡最激烈的槍戰,有兩、三個行家衝向左邊拍受
傷倒下的人(後來睇相是AP及Getty),大師James Nachtwey則
衝向右邊追拍那些向軍人偷襲的黑衣人,而我則和其他大部
份行家一樣扒在地上,有多低就壓得有多低。是否戰地記者
材料很易看出來,只要看你是追子彈還是避子彈就成。說什
麼值得不值得,沒有新聞比生命更重要全是事後廢話,那刻
只會知道一個怕字。慢慢扒向電訊公司的後巷,南都的實習
女記者跟同是說廣東話的攝記走失,全沒保護裝備的她,叫
我捉著她震動的雙手,我也不懂安慰別人。在後巷中,被圍
困了近三十分鐘,外面炮彈聲不絕。和外面同事交待情況,
夠他擔心了。這巷也是掘頭的,只有一間餐廳,玻璃門的,
在想最壞情况怎打破它逃上樓。
等到好像靜了點,走出巷中看看情況,軍人開始抬那些被炸
斷手腳的軍人來之前拘留紅衫軍的車間,那死去的意大利記
者也被軍人和行家抬到這裡,看著他,好像之前見過,但不
確定,自己人,更心痛難過。裝甲車一車接一車來到,先送
走傷忙軍人記者,被補紅衫軍。後來連設立防守的軍人也一
批批撤走,我怕最後只淨下記者,擠上迫滿的一架裝甲車,
車上還有一名日本記者,軍人很緊張,臉上滴滿汗,把車頂
的蓋子和車門牢牢關上,才穿過交戰區。
那些出現在通訊社、報刊、攝影師作品中的戰爭人禍照片,
什至可能只是平平凡凡,構圖曝光不怎精彩的作品,過目即
忘,是我們獲取得太容易了,與他們的付出不成比例。向那些
死在前線的,還在前線的致敬。
對,我們這些Local的,根本不應做這些新聞。